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物流成本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物流成本贯穿于运输、仓储、包装等各个环节,涵盖人力、设备、运输、仓储、包装等多项费用,是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而言,合理管控物流成本不仅能够降低总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还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物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对国民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为降低物流成本指明了方向。到 2027 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 13.5% 左右,这将为经济发展带来诸多积极影响。降低物流成本迫在眉睫,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完善证照和许可办理程序,加快运输领域资质证照电子化,让物流业务办理更加高效便捷。例如,推动线上办理签注、优化大件运输跨省并联许可服务,为物流企业节省时间和精力。
科学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维护道路货运市场正常秩序。深入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严格执行全国统一标准,治理货运车辆非法改装,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减少因违规带来的成本增加。
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停靠管理。持续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完善三级配送网络,合理设置停靠装卸设施,鼓励集约化配送,放宽车辆通行限制,为新能源车辆提供便利,将停靠接卸场地建设纳入规范,提高配送效率。
推进通关便利化。推动港口、口岸等场所作业单证无纸化,压缩单证流转时间,开展监管、查验指令信息与港口信息双向交互试点,提高进出口货物提离速度,持续推进通关模式改革,梳理审批管理事项和监管证件,提升货物进出港效率,降低物流时间成本。
深化铁路市场化改革。选取合适地区和线路开展综合试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多方面改革,完善货物运输价格灵活调整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提升铁路物流竞争力。
保障物流用地需求。为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支持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物流设施,指导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物流基础设施。
完善物流用地考核。合理设置绩效考核指标,对提高自有土地利用率用于物流设施建设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发展供应链金融,发挥信用服务平台作用,推广 “信易贷” 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物流产业发展基金。
完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鼓励保险公司为物流企业提供保证保险增信支持,加大政策性担保力度,开发综合保险产品和新兴业态从业人员保险产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落实物流领域税费优惠政策。如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为物流企业降低税费负担。
降低公路通行成本。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深化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改革,鼓励回购经营性普通收费公路收费权,落实 “绿色通道” 政策,降低运输费用支出。
降低铁路航空货运收费。精简铁路货运杂费项目,降低运杂费迟交金收费标准,取消货物运输变更手续费,推行大宗货物 “一口价” 运输;降低航空货运收费,拓展物流运输选择。
规范海运口岸收费。避免不合理收费,保障物流企业合法权益。
加强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收费合理合规,为物流企业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推动物流信息开放互联共享。建设高效信息系统,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可视化,提高物流信息透明度和共享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增加。企业可实时掌握货物信息,减少人工操作和沟通成本,与物流供应商共享信息系统,提高协同效率,通过数据分析与预测优化物流过程。
破除多式联运 “中梗阻”。持续推进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和三峡翻坝综合转运体系建设,完善物流标准规范体系,推广应用国家标准的货运车辆、船舶船型、标准化托盘和包装基础模数,提高物流一体化衔接转换效率。
优化多式联运规则衔接。推动多式联运 “一单制” 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畅通城乡物流末端循环网络,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能力,降低联运成本。
引导物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特色竞争优势,降低综合成本,专注特定领域,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水平。
推动大型工商企业构建供应链体系。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
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推动内陆港建设工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综合成本。
依托国家物流枢纽促进各类要素聚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降低综合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意义重大,六大攻略从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税费成本、信息成本、联运成本和综合成本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企业应积极应用这些攻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持续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的持续增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