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2023年全年冷链物流运行数据。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回暖,冷链物流发展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3.5亿吨,同比增长6.1%。冷藏车保有量约43.2万辆,同比增长12.9%,尤其是新能源冷藏车普及和利用力度明显加强。
产业基础短板不断补齐。2023年,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585.5亿元,同比增长8.2%。截至2023年底,冷库总量约2.28亿立方,同比增长8.3%。其中高标准冷库占比有所提高,约为62%。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为2%、78%和80%,均高于2022年水平。
2023年整个冷链物流发展还是稳中有进的,增长的背后还是基于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从需求来看,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特别是对于生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在增加。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巨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物流仍处于发展阶段,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健全,存在冷链流通率偏低、损耗偏大、成本较高等短板,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冷链物流行业适应时代发展快速成长
冷链物流可以使生鲜,冷藏、冷冻食品等商品在生产、运输、储藏等过程中保持低温,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损耗。冷链物流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和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冷链物流行业规模效应和学习效应的积累或许比其他物流方式更加明显,随着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引导的消费结构升级,冷链物流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节能环保绿色的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涵盖冷冻加工,冷藏贮藏,冷链运输和冷链销售全过程。冷链行业景气度提升会带动冷库,冷藏运输车和速冻设备等冷链设施设备受益。冷链物流的主要设施包括冷库或低温物流中心、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厨房)、冷藏运输车、超市陈列柜等。而在冷链物流的所有环节中,冷库是最核心的设施,其投资在冷链建设的占比中也是最高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对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及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加强,很多食品需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全过程冷链,促进了对冷库需求的增加。
冷链企业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
在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中,生鲜和跨境电商等不断壮大,冷链物流的服务水平也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提升,冷链企业由从前的单一运输或者仓储服务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向综合化的冷链服务运营商,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得以不断创新。
数字化物流 降本增效
物流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操作。它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时间成本,提高信息传递和处理效率,同时也能够实时监控物流过程,及时调整运输计划,提升物流运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中仓物流 冷链百强
中仓冷链物流作为冷链起家的企业,不仅为商家提供了物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服务,同时帮助食品企业提高冷链运营效率,进而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性。多年来,平文物流致力成为客户的全温仓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提供商,以高水准的服务标准让客户享有贴心、简便、高效的服务。